2010年6月23日

阿里山鄒族-山豬部落藝術特展

展覽地點:台東史前館
展出日期:99年6/2-8/31
文/不舞 圖/不舞、陳汪麗琴、陳清文、安高信
來吉部落是阿里山鄒族特富野社的一支小社,200多年前,獵人跟隨獵場追逐山豬發現來吉這個地方,並位於鄒族聖山塔下,又有「HAMOANA哈莫瓦那」 鄒語為天神屬地的古老地名。以前的族人要與山豬搏鬥,20頭以上公豬才能成為勇士,現代已經沒有真正的勇士了,希望以〝山豬部落〞自然概念,喚起族人與自 然文化的關係。
98年莫拉克颱風挾帶豪雨,造成台灣中南部許多地區土石流釀成嚴重的災情。「來吉部落」也在這重災區名單的裡面。然而,對家園被土石掩埋的來吉族人而 言,是沉重壓力痛苦,但是不是藉由這個天災祖先提醒我們要珍惜資源環境文化,不要有人為的破壞使人們受傷害,藉由山豬部落藝術行動,去學習自然感恩與祝福。
這次展出者有阿里山三代藝術家,第一代外婆:陳春江80多歲八八颱風後開始拿出畫筆,把心裡思念、滿滿的情感透過畫畫抒發出來,第二代媽媽:雅慕伊,是 天生的藝術家,畫作充滿了對生命的熱情與能量,手指成為他最靈活的畫筆,除了畫布外天然材質獸皮、樹皮、麻布袋、鍋碗瓢盆都是創作的素材。第三代女兒:不 舞,一個從都市回到部落的年輕人,學習山上的各樣事物。有一天,他開始養山豬,山豬將不舞當成牠的好朋友,發現山豬有很多值得學習看見的地方,就展開了不 舞與山豬的對話。
此展還有加上陳汪麗琴(舅媽):以〝眼睛〞為主題,鄒族天神的眼睛生在各種物上,無所不在的守護族人。
陳清文(舅舅):鄒族獵人,世代環境的變遷,放下獵槍,轉化為刻記鄒族精神的手。
安高信:住在山裡,在山林間順著自然生活隨意都是藝術驚奇。
梁宗賢:用鏡頭紀錄故事與顯影希望的人。
台灣土地上來自阿里山的鄒族,很少被看見。希望藉由此展覽,讓大家更認識這個古老又傳統的民族。

1 則留言:

  1. 您好,僅代表99年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計畫工作小組邀請您參加99/7/26北區「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說明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99/7/26北區「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說明會

    主辦單位: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承辦單位: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時間:99年7月26日(週一) 14:00~17: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B會議室 (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
    活動聯絡電話: 0987-584-724 (陳小姐)
    活動聯絡email: tceteam99@gmail.com
    線上報名網址:http://indigenous.teldap.tw/attend.html

    民國96年我國立法院依據憲法增修條文與原住民族基本法之規定,三讀通過「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該條例與原住民文化權之保護以及原住民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息息相關。為儘速推動「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之具體實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99年度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計畫」將於本年度7月二十六日假台大校友會館3B會議室舉辦北區說明會,宣導說明規範內容與規範意旨,提升國內原住民社群與公眾對於「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之認識與理解。
    敬邀原住民人士、文化與藝術工作者、關心原住民文化權議題之公眾與相關政府部會成員踴躍參與!

    時間 議程
    13:45-14:00 報到
    14:00-14:10 開幕式
    14:10-15:10 認識「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規範內容解說
    講者: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黃居正教授
    15:10-15:40 為什麼要有「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立法背景.原住民文化權保護之國際趨勢與重要性
    講者: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 蔡志偉教授
    15:40-16:00 休息與茶敘
    16:00-17:00 提問與討論

    回覆刪除

搜尋此網誌

網頁

追蹤者

關於我自己